本文作者:乐派范文网

二下《歌声》优质教案_乘着歌声的翅膀七年级下册教案

笙念 4 分钟前 ( 2025-05-23 01:01:59 ) 0 抢沙发

北师大版二下《歌声》优质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二下《歌声》优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歌声》是二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件感人的故事——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触礁沉没,落水的人在海里拼命挣扎。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海里一边挣扎一边唱歌,她的歌声给了大家勇气和力量,激励落水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她的歌声也引来了救生船。她用歌声救了落水的人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学文,体会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念。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易错字,培养识字能力。

2、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启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

2、多媒体课件或有关课文插图的挂图。

一、导入

播放课件。「画外音」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没有来。此时的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最终脱离危险了吗?其他遇难的人获救了吗?《歌声》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小组的其他的同学请教。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分段练读。注意纠正生字读音的错误,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

「二」识字、写字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抢答读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书写。

「三」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想象:夜时在,海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2、理解“挣扎”“筋疲力尽”的意思,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马金纳这样的大男人也“绝望”了,而这种困境,对于10岁的小姑娘更加困难。

3、朗读。学习第四小节。齐读。读出人们遇难被救的欣喜及对小姑娘深深的谢意。

小结:航船遇险不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对于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仅10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她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姑娘的歌声人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在困境中小姑娘是怎么样做的。

「一」交流「学习课文二、三小节。」

1、读文。

2、小组学习。加入自己的体会,复述或朗读有关的句子。

3、相机引导。

从马金纳的亲身体体验中想象:人们在听到歌后的感受,从而理解词语“激昂”“聚拢”的含义。

「二」诵读

从表示小姑娘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到她的乐观、镇定和勇气。

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是冒出头来,用手抹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交流

如果你就是马金纳,你从这次历险中感受到什么呢?

「四」讲故事

记住这个故事吧,在困境中乐观的态度、镇定的行为,不屈不挠的勇气也是令我们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再交流你们的体会。

「五」练习

1、画出课文中带有下面词语的句子,再抄下来。

挣扎筋疲力尽隐隐约约激昂聚拢增添

2、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抹一抹

二年级唱歌教案

3、填空。

「 」歌声「 」海面

4、用“激昂”造句。

劳务服务合同

「六」实践

班级举行歌咏比赛,在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4 分钟前 ( 2025-05-23 01:01:59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乐派范文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